同年12月,爱驰首款量产车U5上市。
关注社长的小伙伴们肯定能看出,这条路和威马当年的辉煌,可以说是基本一致。
然而时也运也,2019年的威马抢在了疫情之前交付了首批新车,狠狠地赚了一波新能源红利。甚至还凭借威马EX5,拿到了新势力中的单车销冠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慢了半拍的爱驰,却在U5交付不久后赶上了疫情。
但此时的爱驰却并没有及时梳理组织架构、提高运营效率,而是在烧钱的背景下,玩了一手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”——
几乎与国内上市的同一时间,爱驰就向欧洲市场发起了猛攻。
主攻方向,还是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甲醇燃料电池车型。
2020年8月10日上午,爱驰汽车投资20亿的甲醇氢燃料电池项目工厂宣布奠基。
当时还放出豪言,要在2022年实现燃料电池车型的面世。
这步操作,让社长在内的很多人都直呼看不懂。
新能源大行业才起步没多久,你居然就想着去1/3的身家,押宝燃料电池的赛道?
结果咱就不多说了,懂得都懂。
2017年筹备创立时,爱驰以创始人付强、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、高管蔡建军等人为首。
这支初创团队,为爱驰拿下了从投建到投产的上饶工厂,并成功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。
当时的CEO谷峰,还曾放言自家“不缺钱,不吹牛”。
虽然当时的上汽也是吃到了乘用车市场增量的红利,但不可否认的是,能吃到蛋糕的选手,都是有两把刷子的。
根据意向书的拟议条款,此次收购对爱驰所有股权的估值总额为50亿美元至60亿美元。
原来是割外国人啊?那没事了,毕竟能忽悠也是本事。隔壁贾老板忽悠了9年,最近不也量产车下线,即将回国了吗!
关键词: